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杨婷)“这是这次需要联审的人员名单,请你们尽快查询名单中的人员有无犯罪记录。”每次接收到相关单位的联审工作任务,宁乡市检察院政治部的小王就要忙活很久。少的时候几十条,多的时候几千条,都需要她逐条逐人经统一业务系统内查询和比对,工作繁琐,效率低下,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成本。
小王的工作是检察工作中的一个缩影。对于检察工作而言,无论是办案部门还是综合部门,频繁打交道中总少不了错综复杂的数据身影。公益诉讼部门办理某案件时曾以人工对比的方式,用2天的时间才处理了2000余条信息。那么如何根据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部署要求,让数字检察在检察监督中发挥作用,既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又提高工作效率呢?
今年以来,宁乡市检察院技术部门联合各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,根据部门需求,积极设计构架,依托统一业务系统数据和各部门提供的比对数据为基础,采用BS架构设计,前端支持国产银河麒麟系统检察机关专用浏览器进行访问,使用人通过数据导入界面、计算界面、结果生成界面三个模块实现模型预期功能,连续设计开发出犯罪记录联审查询模型,低保、特困补助发放数字监督模型、财产刑判决生效执行监督模型。
用户打开模型网站后,进入数据导入界面,选择将“检察业务系统”所导出的数据上传至模型,再上传需要审核的数据,点击“全部导入”。页面自动转跳至开始查找是否存在问题,用户点击比对几秒钟内即可得到结果。
“前段时间我们有60余万条数据需要核查。这个数据若仍然以人工对比的方式处理,即便将人工对比的效率由1000条/天提升至10000条/天,也需要60天的时间。有了数字监督模型后,我们仅花费两分钟就完成了数据对比得到目标数据。”宁乡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检察官龚娣在使用了低保、特困补助发放数字监督模型后发出感慨。
宁乡市检察院技术部门负责人向南南介绍:“此次三个模型结构简单、投入资源少、线索查询结果精准,从系统构思、代码设计、平台架设、部署运行全部由检察人员自行完成。而模型的技术核心是数据碰撞,数据碰撞可以适用于多领域众多办案和办公的数据筛选中。模型将智慧检察产品的功效发挥了最大化,将以数字技术助力检察办案、办公效率双提升。”
下一步,宁乡市检察院将进一步增强深化落实检察大数据战略、加快推进数字检察工作。不断优化升级法律监督模型,逐步拓宽案件领域,找准法律监督的堵点和难点问题,深化创新能动履职,将数据用起来、管起来,以数字赋能作为撬动法律监督的“支点”,搭建好平台、构建好模型、推广好应用,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乡贡献数字检察力量。
责编:李翔
一审:李翔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







